top of page

安靜、內向和尷尬其實都不一樣?


「內向」和「安靜」是常常被一起提到的兩個形容。

然而這樣的形容背後,其實含著許多附加的意思:在這個鼓勵社交、曝光、健談和團體生活的年代,提到這樣的形容,多少會使人不小心聯想到不是那麼融入人群,甚至不是那麼好接近。

這樣形容的對話情境往往帶著一絲尷尬和保留──可是,應該不是這樣的。

▶那這些混在一起的形容到底是什麼?

內向和外向,指的是人獲取精力的方式。

外向者在人群和社會互動中感覺到更輕鬆自在和精神飽滿,他們在人群中感到開心,能夠在帶給別人歡樂的同時充飽自己的能量。

而內向者對於獨處或少量的互動更能適應,有個安心獨立的情境讓他從事自己的興趣,就可以讓精力恢復如初,同時在創造或者研究他有興趣的領域上有些進展。

安靜和活潑,則是外在的行為。

安安靜靜地、話不多的表現,和活潑大方能夠輕鬆和人交流的能力完全可以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。

社交場合的氣氛會給我們各種提示,人們會衡量自己應該顯得安靜一些或者讓自己活潑一點,這是可以調控的,只是調控難度的不同。

有些人的性格讓他樂於交流,所以他在活潑的表現下顯得更輕鬆,如果要他安靜下來,可能還會覺得不盡興。

有些人則比較擅長傾聽,而他在安靜的情況下更舒適,所以他如果不覺得很想開口,就會顯得比較寡言──但相信我,大部分的時候他們還是很友善的,和外向的人的友善程度沒有什麼不同。

於是內向和外向指的是一個人充電的方式,是內在的性格;而安靜或活潑則是一個人的行為表現,是一種外在的行為。

他們都是中性的,而且這兩件事都和尷尬沒有關係──

無論內向或者外向,任何人在面對自己不能控制的場面、不熟悉的情境都有可能感到尷尬,那只是一種當下互動的情況,你可以不必把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,「互動」的結果不是一個人能單方面控制的。

▶既然如此,那為什麼人們都鼓勵我活潑一點?

對外的表現,有時候是我們的偏好,而有時候是社會要求我們變成特定的樣子。

然而在社交場合,尤其是團體互動的時候,我們常常被主持人、被旁邊的同伴期待表現得活潑一點。我想你理解他們並沒有惡意,但就是在接收到這種要求的時候感到困惑──難道我本來就話不多,不可以嗎?

我想這其實來自於社會對社交的一種想像和焦慮。

社會氛圍逼著大家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要快速地感到熟悉、友善和自在,而需要對人感到熟悉的方法除了耐心相處之外,交換情報也是很棒的方法──

太好了,社交場合最方便交換情報的方法就是對話,從興趣、背景等種種資訊著手,迅速地交換話題,進而快速地對眼前的陌生人產生連結與親切感,然後,彼此就會變得稍微熟悉一些些。

一開始大家或許只是想要快速地達成我們對「社交」的想像和期待而已,然而如果事情沒有照這樣發展,大家很容易對情況的失控感到尷尬。

這種「行動失敗的不好經驗」讓大家更用力地追求情報的交換以達到迅速社交的目的,一來一往間就變成大家都期待彼此表現得更活潑、更健談了。

站在社交的角度也許這沒有什麼不好,然而有時候這套操作方式會讓偏好安靜的人感到被逼迫……

▶我就是不那麼喜歡說話也不想勉強自己,又該怎麼跟別人好好相處?

還記得對人感到熟悉的另一種方式嗎?可以交換情報,也可以耐心相處。

交給時間是個很好的方法。

對於你有興趣的朋友禮貌性的互動,在你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接觸,不勉強自己也不勉強對方。

如果有什麼不舒服的時候,在適當的時機坦誠地說明,久而久之你們感受到彼此的真誠和熟識,自然會發展出一套你們都覺得自在的互動模式。

人與人的關係沒有一定要變成什麼樣子才是「好的」,讓相處模式自然而然地在交流中建置起來,對於安靜的你來說,或許是個不錯的方法。

因此,你不需要特別逼迫自己變成什麼樣的人。

根據你綜合全部的因素去判斷你想展現的行為,無論何時,這都是件好事。

コメント


Categories
【關於安靜手記】
  • 如何運用自由書寫術
  • 如何以文字和世界溝通
  • 針對不同人生階段的紓壓良方
要是可以幫到其他安靜的靈魂,
那就太好了。

Infomation
TOP 100
Beauty
Blogs
Recent post
My Pick
bottom of page